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导师介绍 > 正文
人才培养
导师介绍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截止到2023年9月)


曹广超

曹广超,男,汉族,1971年出生,山东兰陵人,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青海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青海省学位委员会委员,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青海省遥感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委员,《盐湖研究》等刊物编委。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育管理者、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优秀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称号,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计划和青海省高校135人才工程领军人才。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地区地表过程、生态保护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获得青海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获得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二等奖;主持及参与完成高原地区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在研科研项目5项。项目研究领域主要聚焦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流域和祁连山等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敏感区。在《Quaternary Geochronology》、《Geomorphology》、《地理学报》、《沉积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陈克龙  

陈克龙,男,汉族,1965年出生,安徽省芜湖市人,教授。现任青海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青海省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中国地理学会生物地理研究会理事,青海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青海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青海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地理和高寒湿地环境变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完成国家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黄河委员会南水北调等科研项目5项,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美国大自然保护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项、青海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2项。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理研究》、《资源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 15篇),出版《生物地理学》、《青海湖流域生态功能与生态补偿》等学术专著5部,获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优秀奖1项、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成果3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毛旭锋  

毛旭锋,北京师范大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环境学部)、青海省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青海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创新中心理事、中国生态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青工委常委、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地理建设分会委员等职。

主要从事高原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科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0余项,产出湿地保护恢复成果、专利、标准等100余项,在ES&T、Ecol Indicator、《科学通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其中40篇被SCI收录,担任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Water等SCI期刊客座主编。先后入选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海省高端千人计划、青海省135高层人才拔尖学科带头人。 获得青海省科学成果奖励、中国林学会一等奖、青海省高校优秀教师“小岛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

王文颖

王文颖,女,汉族,1973年出生,青海省湟源县人,教授,理学博士。现任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入选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海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青海省“三八红旗手”,青海省优秀学科带头人,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吸收土壤营养多样化途径研究(30660120)”和“青藏高原高寒禾本科牧草有机营养特征及土壤氮素吸收策略(31260127)”,教育部重点项目“三江源区土壤氨基酸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及其利用机理”,青海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基于植物营养学和稳定同位素的退化草地恢复重建研究” 等6项科研课题。参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青藏高原草原动态决定因素:牲畜、野生动物和牧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7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10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主持植物生物学课程群校级教学团队,参与生物地理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获青海省科研成果6项,2篇学术论文分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

侯光良

侯光良(出生日期1972-8),200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取得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海省第七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海师范大学“1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函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变化与人类适应,重点为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关系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权威刊物发表6篇,SCI7篇,参编著作4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省科技厅、省社科办项目各1项, 其科研成果获第九次(2011年)和第十一次(2015年)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七届西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11);获2011年度青海省高校优秀教师“小岛奖”。2008年9-10月参加由国家测绘局、青海省政府、武汉大学联合组织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野外41天的考察,完成了对三江源地区地理专业的考察任务;2010年7月,2011年6月参加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环青海湖、青南高原联合地理野外考察。2015年7月参加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联合举办的青南考古调查。其科研成果被美国《SCIENCE》和新华社等报道。主要做的统计工作是气候方面,包括中国全新世气温序列的集成重建,中国全新世气候利用累计曲线和功率谱进行阶段划分及特征周期分析、利用谐波方法预测未来中国百年尺度的气温变化,利用主成分及聚类分析评估青海省旱灾及雪灾风险。

  张海峰  

张海峰,男,汉族,甘肃庆阳人,1969年生,理学博士,教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993年至今在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讲授《区域开发与规划》、《区域发展与管理》、《现代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现代地理学数学方法》、《计量地理学》、《地图学》等课程。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97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国家“九五”优秀科学技术成果1项,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2项,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主编和参编出版《城市适度人口容量:理论、方法与应用》等学术著作5部,在《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学报》、《自然灾害学报》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现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管理、资源环境与GIS应用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在研项目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青海省科技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省级横向课题2项。

鄂崇毅

鄂崇毅,男,博士,土族,1979 年 2 月生,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带头人,青海省千人计划拔尖人才。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函评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函评专家,多家国际国内刊物审稿人,主要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基金两项,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获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A类项目,参与各类项目多项,获青海省哲学社会成果二等奖1项。在Quaternary Geochornology, Holocene,Borea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核心论文二十余篇,2011年指导青海师范大学“蓝眼睛”社团获批团中央丰田项目1项,获批经费10万元。

 苏 旭  

苏旭,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拔尖学科带头人,青海省省级骨干教师,青海省高校青年教师“小岛奖”获得者,青海省植物学会理事,《植物研究》编委。2009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5月兰州大学博士后出站;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访学。现主要从事高山进化植物学、分子生物地理学、分子系统学、分子生态学、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主持完成的省部级科研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获省级、校级科研和教学奖9项。先后在《Annals of Botany》、《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Novon》、《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Annales Botanici Fennici》、《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Bioscience Journal》、《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西北植物学报》、《植物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编写《生物地理学》和《青藏高原生物地理与自然保护》学术专著2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陈元涛  

陈元涛,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28篇被SCI收录,申请专利多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高新技术项目等19项科研项目,先后获“五四青年”奖章、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省优秀专家等称号,以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盐湖资源循环与环境保护。结合高原西部特色,对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制备碘、硼、铀等金属离子的吸附剂,研究其吸附性能、吸附机理及在盐湖卤水中的应用,提升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效益和技术水平,实现盐湖资源的良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陈克杰

陈克杰,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德国地学研究中心/波茨坦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博士。2016年5月年至2018年5月在美国宇航局喷气动力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做研究科学家。2019年9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特别是GNSS数据在海啸、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致灾机理、预警等方面的研究,对精密北斗/GNSS定位定轨、GNSS与强震仪数据融合、多源数据联合反演大地震破裂过程、海啸/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有较深理解。作为主要参与者,在喷气动力实验室建立了一套实时运行的海啸预警系统,即将交付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服务全球海啸预警。已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主流地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也是EPSL、JGR等10余个SCI杂志的审稿人。

  陈铁喜  

陈铁喜,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6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14博士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地球科学系。主要研究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约束作用,重点关注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估算了26种农田作物的最大光合利用效率参数建立了首个全球农田初级生产力逐月、1/12度空间分辨率的数据库,估算出农田初级生产力总量约为11.05 Pg C yr−1;(2)发现柯本气候分类法可将干旱指数与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关系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归类,分析建立了大尺度长序列遥感壤湿度数据与植被在典型干旱地区的关系。(3)提出利用多指数确认区域干湿气候变化的新方法,并在中国干湿变化分析中得以应用。2016年发表在《Remote Sensing》上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论文被澳大利亚OzEWEX(Australian Energy and Water Exchange research initiative)报道。目前已发表各类期刊论文20篇,第一作者SCI论文8篇,第一作者中文期刊论文1篇,作为通讯作者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一篇,中文一篇。各类论文累计引用>1000次,单篇最高引用134次(Google Scholar数据)。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重大研发计划子任务一项,主持横向项目三项。

王国杰

王国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遥感机理、灾害风险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等研究;改进陆面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发展了地理大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方法,研制风云卫星全球土壤湿度数据库,开发暴雨洪涝灾害水文-气象耦合预报预警系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评审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项目)评审专家,入选江苏省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专家库。主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9YFC1510293)和子课题(2017YFA0603701)、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91337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41561124014、GZ1447)、面上项目(41875094、41375099)共计7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

鹿化煜  

鹿化煜,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主讲《地理学基础》、《自然地理学》、《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导论》等课程。从事季风气候演化、干旱与河流地貌过程和更新世人类行为与环境等研究,在黄土高原、中美沙漠、青藏高原、阿拉伯海、北太平洋等进行过70余次科学考察与采样,完成了大量的实验室分析测试和实验室建设工作。论证了亚洲季风气候起源及其演化过程,提出了晚新生代北半球温度变化驱动亚洲内陆和东亚地区阶段性变干的认识,揭示了黄土高原及秦岭以南第四纪黄土堆积序列变化过程及其对更新世人类行为与环境的约束,提出了喜马拉雅-喀喇昆仑侵蚀演化与构造和气候的联系,研究了更新世亚洲粉尘过程及其对太平洋中部生物生产力的影响等。发表学术论文300 余篇。培养研究生60余名。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美国际合作项目、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项目、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担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科学通报》、《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资源与环境平台”引智计划负责人,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间冰期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王先彦  

王先彦,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2002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学士学位;2005、2008年分别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硕士和博士学位;2014年获荷兰自由大学博士学位。开展了自然地理学/地貌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青年)等项目,主要开展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貌演化及其所反映的高原隆升过程、河流沉积/侵蚀过程与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长尺度古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工作。

于德永  

于德永,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昆仑英才· 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与土地系统设计、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区域/景观可持续性,担任国际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编委(2012-2019)、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会员、中国景观生态学会会员、国际城市生态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评阅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科学与技术评审中心特约项目评审专家,长期担任20余种国内外刊物审稿人。近年来主持国家第二次青藏综合科学考察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13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6部。

刘连友  

刘连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85年兰州大学本科毕业。1988年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自然地理学硕士毕业。1999年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毕业。1993-1994年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从事地貌过程和环境演变研究。2002-2003年赴美国农业部从事沙尘暴灾害研究。曾任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科技研发计划“大都市区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综合防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综合风险防范的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7项。发表论文160篇,参与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曹生奎

曹生奎,男,汉族,1979年11月生,博士,现任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生态水文学相关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形式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发表;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

安福元

安福元,男,藏族,1981年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专业博士,中国科学院寒旱所地理学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拔尖人才和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人才入选者。主要从事青藏高原流域地貌演化与生态过程研究。曾在地质勘查单位、中科院科研院所、高校、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工作,长期深入青藏高原野外一线进行地质地理科学考察,具有丰富的野外实践经历。在《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Geomorphology》等地貌学顶级期刊和《Quarternary International》、《Forties in Earth Science》等地学类综合期刊已发表SCI论文15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目前主要承担《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等线下课程、主持建设了《青藏地质学基础》网络精品课程和自然地理一流本科专业。兼职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科普宣讲团成员、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和青海岩土勘察院科学顾问等工作。

 

金鑫,女,汉族,1988年生,兰州大学地理学博士,现任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主要从事生态遥感、环境建模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等6项,在Hydrological processes, Ecological Indicators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何春阳

何春阳,男,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首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爱思唯尔 (Elsevier)发布的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地理学)”榜单。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等国家级项目多项。担任“Landscape Ecolog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编委。出版学术专著5部,在“Nature”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

尹心安

尹心安,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2013年担任第三届国际河流大会(The Third Biennial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iver Science)秘书长。主要从事生态水利、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部;已发表SCI论文80余篇,针对不同河流特点构建了集水库规划、设计和运行为一体的水库生态调度系列方法;授权发明专利6项,是我国水库生态调度方向授权最早、也是我国目前为止最全面的系列专利;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等荣誉奖项。

牟翠翠  

牟翠翠,女,汉族,1984年生,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甘肃省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主要从事冰冻圈碳循环与生态效应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任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贡献作者,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理事会理事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冰川冻土》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冰冻圈科学分支的副主编、《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客座编辑。2017年荣获“施雅风冰冻圈与环境基金”青年科学家奖,2022年荣获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和第十届甘肃青年科技奖。

吴吉东

吴吉东,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获地理科学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承担《灾害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气候与气候资源学》及暑期野外综合实习(本科生课程)、《气象灾害》(研究生课程)等课程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技术进步的气象灾害经济影响评估模型研究”(2021-202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形成机制及评估研究”课题3“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与模式研究”(2016-202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多灾种综合风险防范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2019-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然灾害空间波及经济影响机制及模型模拟”(2016-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I-O理论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2012-2014)等科研项目。曾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Sustainabi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从事自然灾害直接损失和间接经济影响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包括:1、通过灾害经济影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从实证到模型模拟认识灾害经济影响的复杂性;2、基于灾害风险框架,通过损失归因研究,系统的认识了灾害损失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之间的关系;3、参与国家减灾委组织的芦山地震、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西藏及尼泊尔灾区)、九寨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现场调查及国家综合评估。

吴秀臣

吴秀臣,男,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非线性响应,包括全球变化型干旱与森林死亡,全球气候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区碳水循环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气候反馈机理等。取得以下三方面创新性成果:(1)初步阐明了森林生长对气候干旱发生时间的响应过程;(2)发现了森林、灌丛和草地植被对极端干旱存在不同的遗产效应(Legacy Effect);(3)提出了亚洲内陆森林生长衰退主要由早春升温导致的干旱加剧引起这一新观点。近5年,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中英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专题、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ional Science Review、Global Change Biology、New Phytologist、Geophys. Res. Lett. 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期刊发表SCI文章70余篇。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MPI Research Fellow等荣誉。

 

隆浩,中国科学院南京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第四纪学会(INQUA)会刊QI“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质年代学”专题的特邀编辑。曾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12年)、德国“洪堡学者”奖学金和中科院“青年促进会会员”称号专注于不同环境沉积物的释光测年方法与应用研究,并以此为主要技术手段,围绕当前第四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青藏高原和腾格里沙漠古湖、东北兴凯湖和西北天山等区域,开展了季风边缘区、西风干旱区全新世环境变化过程和晚更新世湖泊演化等研究工作,为第四纪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提供新的地质年代学证据,获得了不同气候区湖泊演化和风沙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新认识。相关研究成果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等SCI期刊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5篇。

陈宁生

陈宁生,男,57岁,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员(二级),博士,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波密地质灾害观测研究站主任,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副主任委员,中科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灾害防治首席科学家,欧洲地理联合会(EGU)中国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评2021年四川省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中科院2021五大“年度感动人物”候选人;获得国家、省部和协会等科技教育奖项12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1和第3)、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2项(排名第1)、新疆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突出贡献者,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成果被遴选为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排名第1),撰写32份国家咨询报告获得国务院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或中办和国办以及省部级领导批示采用。发表论文187篇,第一与通信作者SCI论文51篇(其中I区、II区Top论文17篇),发明专利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9项,出版专著4部,论文成果被引用2900多次。主持8项中英、中智、中尼、中澳和中瑞国际合作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3项重点基金项目),4项科技支撑和科技专项课题,主持国家重大减灾工程和监测预警项目35项。

   

文琦,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5项,国务院扶贫办、宁夏发改委等地方委托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2部。入选宁夏首批“国内引进高层次人才312计划”,宁夏省级学术带头人“青年拔尖人才”,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被授予宁夏“五一劳动奖章”。2013-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访学一年。担任宁夏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干旱区分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副秘书长,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理事,宁夏地理学会秘书长。

钟林生

钟林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室主任,中国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兼任中国生态学会秘书长,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副理事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林经学会森林疗养国际合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文期刊《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旅游学刊》、《旅游导刊》、国际期刊《Ecotourism(生态旅游)》、《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公园与游憩管理)》编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旅游、文化与发展”科研与教育网络(UNESCO-UNITWIN)区域联络员,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IALE-China)理事。主要从事生态旅游、旅游地理、旅游规划与设计、保护地与国家公园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主持了60余项科技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欧盟中国(EU-China)、全球环境基金会(GEF)、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课题与旅游规划项目, 其中主持了国家发改委与国家旅游局联合资助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研究》,国家旅游局与环境保护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环境保护部《国家公园体制研究》等项目。发表了与旅游相关的期刊论文160余篇(其中SCI/SSCI期刊源30余篇),编著8部,论文集4部,译著2部。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改委机关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文化与旅游部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优秀奖各1项。

郑长德

郑长德,男,汉,1962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湖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民族研究》、《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及省部级项目20多项,10多项成果获教育部、国家民委和四川省政府奖励,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受聘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章锦河

章锦河,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黄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兼任江苏省旅游学会执行会长、中国圆明园学会文化旅游研究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侧重旅游生态效率、旅游生态系统、国家公园等研究方向。主持与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以及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主持和参与国内外各类旅游规划、旅游策划项目10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与SSCI论文40余篇)、著作3部、主编教材20余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奖项16项。

高小红

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海省遥感学会理事,甘肃省遥感学会理事。近几年主要承担如下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2161061),近地传感、无人机及卫星遥感相结合的土壤表层关键属性多尺度估算(2022.1-2025.12)

2. 主持青海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2021-SF-130),青海木里矿区治理动态监测评估技术研究(2021.1-2023.12)

3. 主持青海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ZJ-913),基于GEE云平台与Landsat卫星长时间序列数据的湟水流域30多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研究(2021.1-2023.12)

4. 主持青海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ZJ-907),多源遥感数据支持的复杂地形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方法研究—以青海湟水流域为例(2016.1-2019.12)

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41550003),基于地面非成像光谱仪的土壤特性高光谱遥感估算--以湟水流域为例(2016.1-2018.12)

6. 主持青海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Z-903),全球气候变化扰动对江河源头环境界面污染物交换的影响(2011.7-2014.12).合作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7. 主持青海师范大学校创新基金项目,三江源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光谱遥感估算(2012.1-2014.12)

8.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40861022),湟水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水文效应遥感研究(2009.1-2011.12)

9. 主持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项目(科发人教字([2006] 378号),基于遥感与GIS的湟水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水环境效应研(2007.1-2009.12)

10.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41661023),基于地理学视角的青海湖流域景观尺度生态补偿标准研究(2017.1-2020.12), 第二参与人

   1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301230),青海湟水流域土壤-景观关系的空间推理研究(2014.1-2016.12),第二参与人


版权所有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38号 邮编:8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