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倾情帮助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侧记

作者:时间:2021-05-24点击数:

窗体顶端


2019年起,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全方位对口支援我校的有利时机,学校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柔性引进葛岳静等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全方位帮助指导青海师范大学地理学科的发展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葛岳静教授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资深教授,在教学科研中曾获各项教育教学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励4项,同时她还曾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在教学、科研、管理上具有先进、创新性的思想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2019年5月起,学校聘请葛岳静教授为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同时担任人文地理学学科带头人。她将北京师范大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到了学院,促进了学院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在葛岳静教授的带领下,地理学科圆满地完成了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地理科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行列;本着“精准对接、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促进发展”的原则,围绕西部高原地区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新时代教师教育的要求,根据中国四大高原师范大学地理院系的办学宗旨、学科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议并成功组建由云南师大旅地学院、内蒙古师大地科院、西北师大地环学院、青海师大地科院组成的“高原地理四方阵”协作组,联合开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共同为中国的地理学学科发展和地理学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在教学中,葛岳静教授亲力亲为,为本科生讲授《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课程;充分利用小学期为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地缘地理与国家安全》,选修学生超过350人;积极带领学院教师进行教学途径的探索,参与讲授《青藏高原》(慕课),一期选课学生人数超过900人。

在科研方面,葛岳静教授不仅个人以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或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署名发表SSCI论文3篇、国内高水平刊物论文4篇外,借助高科院平台,组建“高原可持续发展”团队,并吸收学院3名教师为团队骨干成员,联合青海师大教师共同开展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研究课题;同时,借助高科院平台和地科院教授的学术网络、以往科研基础,2019 年 7 月-2020 年 7 月承办了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与山地分会学术年会、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年会等重要会议,她均全程出席,并代表学院致辞,向学界宣传青海师范大学地理学科。

王静爱教授在2018 年 10 月的《名师青海行系列讲座》中首次提出建设“青藏高原”MOOC后,从2019年开始,秉承着一是通识理念--通识区域,识科学,识社会,识人类(人地关系);二是全球(变化)与地域(特征)相结合;三是网络化(在线)与流域系统(过程)相结合;四是国家需求与高原精神(立德树人)相结合的青藏高原 MOOC 全新理念,基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建区域地理教学团队,组建了一支以地科院中青年为主、国家教学名师为指导的跨学科和跨学校的主讲教师队伍,其中主讲教师中教授 9 人(含北师大 2 人),副教授 2 人。随后重点指导开展一是组织教师队伍-编写课程大纲-教学脚本-录制课程视频“四过程”系统的构建与实施;二是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公众普及“多功能”平台的构建与实施;三是建设师生在线交流-现场教学-问答演示“多互动”环节构建与实施三个核心内容的《青藏高原》MOOC 建设和共享。经过王静爱不懈教授的努力,《青藏高原》MOOC1.0版,于2019年9月正式上线试开设,经过一学期的试运行,于2020年2月正式推出《青藏高原》MOOC 2.0版。2020年3月该课程正式运行,形成11个章节内容(含绪论)、10名主讲教师、102节视频、734分钟的在线网络课程,线上主要通过课程网络平台开设了学分课、公开课两种开课模式,学分课是通过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认定学分,而公开课则面向全社会公开。

伴随着《青藏高原》MOOC 的上线,与之相关的课程开发研究也同步开展,主要体现在青藏高原 MOOC 地图系统、遥感影像系统、动画系统、短视频系统、地名系统、试题系统、文献索引系统、地理专家系统研究等诸多方面。目前已指导完成了 6 篇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此外,针对青藏高原 MOOC 的中学地理模块也展开系统构建。

《青藏高原》MOOC建设,特别是2021 年底《青藏高原》MOOC 3.0 版的推出,将进一步推进地科院聚焦地球第三极,深化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并借此不断扩大辐射面,向西部高校辐射,向全国高校辐射;关注中学生和公民素质教育,兼顾课程内容的普及性,扩大覆盖面;加强课程可视化表达,发挥地图、遥感影像、动画、短视频等功能,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配套教材建设和英文版的编制等一系列课程开发和研究。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层次人才不足,一直以来是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原因,学院也曾想尽一切办法引进,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成效甚微,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潘耀忠教授的柔性引进,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潘耀忠教授从本科教学入手,亲自承担了《遥感原理方法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两门共54个课时的本科三年级专业核心课程,这不仅缓解了学院师资不足的难题,更是让广大教师和学生聆听到了资深教授的现场授课,使学生和教师在对专业的认知、理解有了提高,也熟悉崭新的专业教学思想、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潘耀忠教授也把提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科研水平作为了一个突破点,在一年中除了他先后三次在全校范围作了题为《国家农作物面积调查技术创新与应用》《青藏高原逐日积雪覆盖智能去云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全球耕地高分辨率遥感提取方法》的专题学术报告外,更是通过主办“遥感大数据与高原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院教师奉献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筵,使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准确把握到了国内专业发展的动态和前沿,进一步明确今后的科研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与省外的学术差距。

为发挥科研中的团队优势,使科研工作能持续性发展,在潘耀忠教授的组织下,以学院教师为基础,在北京师范大学地学部相关专业教师扶持下,并吸收国内知名学者共同成立了遥感大数据与高原可持续发展团队,这一团队的组建,将会很大程度地推进学院地理信息学科向前发展。

拓展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不仅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此,潘耀忠教授广泛与青海省各厅局合作,主持承担了2020年第一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青海省生态敏感区高分辨率关键生态参数时空协同观测与反演”与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青海木里矿区治理动态监测评估技术研究”。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院四名青年教师在2020年成功申报两项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阿尔泰山区小流域积雪积累和消融过程模拟”“高寒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模拟与生态补偿厘定-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和两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陶片释光年代序列与古人类活动时空过程”“环珠峰北坡地区历史耕地重建及人类活动”并获批。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因各种原因,在其发展中步履艰难,一度面临被摘牌的窘境。李小雁教授柔性引入后,毅然决然地担任了实验室主任一职,在他的带领的努力下,2019年4月10日在教育部科技司组织评审会上,汇报了的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方案,并获得通过,使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重点实验室重新获得生机;也是在他的引导下,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了与青海师范大学关于共同建设“青海湖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研究站”的合作协议,完成青海湖湖泊温、盐、深及水质动态监测系统设计、购置与安装。

李小雁教授不仅致力于各类高水准科研平台和实验基地的建设,在科研中也发挥积极引领和指导帮扶作用。他不仅亲自承担了青海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青海湖流域地下径流形成机理及其对湖泊水量的影响”,同时还指导学院青年老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水收支变异机制及尺度扩展研究”和国家青藏科考项目“土壤质量与生态效应评估”,并依托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计划”组织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团队”。

葛岳静、王静爱、潘耀忠、李小雁教授来到青海师范大学,来到地理科学学院,他们为地科院、青海师大的成长和发展倾注着自己的心血,他们作为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他们共同培训和帮扶下,地科院教师2020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7项,占青海师大12项总数的60%,更有大量地方横向项目获批,极大地提升了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此外还有刘连友、李宁、于德永、尹心安、张强等多位北京师范大学知名专家教授以不同方式帮助、支援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地理科学的发展建设,“教育援青”硕果累累。

 

版权所有:地理科学学院 地址:西宁市城北区学院路 电话:0971-6307616 邮编:810016